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這條母親河在見證長江流域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自己卻患了病。2018年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為長江生態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的標志性示范項目,2018年12月3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特別節目《2018自信的中國永遠在這兒》走進公司承建的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遺留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現場,深度報道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如何破解“化工圍江”困局。
田田化工遺留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位于宜昌市點軍區艾家鎮劉家村,項目最近處距離長江僅有100多米,場區內主要土壤污染因子重金屬鎳給長江水源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2018年9月,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對這片面積約15550m2的污染土壤進行修復處理。
根據前期項目調查及評估,該污染場地共分為四個污染修復區,為提高修復效率、保證工程質量,公司將本場地污染土壤分為重度污染和輕度污染兩類,分別進行修復處置。對于較高濃度鎳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窯焚燒協同處置技術進行修復,場內污染土運輸至水泥窯廠完成協同處置后資源化利用;對于較低濃度鎳污染土壤,采用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進行修復,在場內將污染土壤進行異位固化穩定化處理修復達標后資源化利用。
同時,針對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水污染,本項目采用“進水調節+混凝沉淀+過濾+高級氧化+活性炭吸附”,并利用雨污分流、防雨苫蓋等措施等手段進行污水處理,效避免修復工程對周邊環境造成潛在環境影響。
作為公司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典型工程,項目自實施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央環保督察組、湖北省省長王曉東、湖北省環保督察組、湖北省省委黨校校長等上級組織與領導先后來到項目現場進行了視察,對于工程的實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公司也有信心和決心,以領先的技術、科學的管理體系和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徹底根除長江污染隱患,成為“長江大保護”戰役的排頭兵。